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是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举措。9月22日下午,山东大学体育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虚拟教研室以线上方式成功召开了本科教育课程思政培育经验交流与分享会,鲁东大学体育学院董德龙教授作了精彩分享。会议由体育学院副院长高岩主持,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教师及公共体育教师参加会议。
董德龙教授以“山东省本科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田径》为例,分享了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申报书的内容,同时结合《田径》课程特点阐述了对课程思政的理解。
董教授从课程信息、教学团队、课程思政建设总体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课程评价与成效、课程特色与创新、课程建设计划八个部分详细介绍了申报书的内容。董教授强调,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让田径起到基础性、工作性、应用性和社会服务性的意义,才能真正在体育教育的课程思政中培养学生的情怀,实现立德树人。基于此,他将田径课程思政建设总体设计区分为三个“定向”:技能定向、知识定向和思政定向,其中思政定向是最高层面的定向,即要梳理出田径课程的性质和作用,在专项技能学习过程中,开展以田径对我国青少年心理品质、全民健身等主题的教育活动。在授课过程中,利用试讲、说课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专题讲解,提高学生创造性应用的能力。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和生活生存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董教授还从师德风范、政治导向、专业伦理、学习伦理、核心价值五个方面分享了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他希望体育学科能叠加所有课程的育人效应,培育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
高岩副院长表达了对董教授无私分享课程思政建设经验的感谢。她表示,学院教师将通过集体备课等方式,深度挖掘体育课程的思政元素,促进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的深度融合,推动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教研室类型:专业建设类
教研室名称: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虚拟教研室
教研室负责人:孙晋海(山东大学)
教研室简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虚拟教研室是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该教研室由山东大学体育学院孙晋海教授担任负责人,依托山东大学体育学院教研团队,基于现代信息技术,致力于探索一套适合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标准清晰、路径适切、模式可推广的虚拟教研室建设模式。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虚拟教研室突破了时空限制,打破了校园围墙,为打造“智能+体育教育”的教研新形态、组建高水平协同教研的专业教学团队、实现高效率的资源协同整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